- 学院新闻 -

|  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智汇浙学,商聚慈心 | “新时代‘浙学’与慈商发展”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时间:2024-11-12 来源:管理员


image.png

11月8日下午,“新时代‘浙学’与慈商发展”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宁波市社科联(社科院)党组书记、主席(院长)傅晓,中共慈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再国,宁波市社科联(社科院)党建所所长谢磊,慈溪市社科联(社科院)主席(院长)邵世军,院长陈君静、副院长骆挺、党委委员王廷、党委委员姚松林出席本次研讨会。




image.png



江再国代表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向参加启动仪式的领导和专家们致以热烈欢迎。他指出,慈溪作为民营经济发展强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赋能慈商发展,是历史使命,更是慈溪之责,本次研讨会聚焦慈商发展正当其时、恰逢其势。他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深入研究、阐释和传播文化的重任。希望通过此次研学活动,能够深入挖掘并大力弘扬新时代的“浙学”精髓与慈商精神,紧密结合慈溪本地实际,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特色的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径,为慈溪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与文化引领。

image.png

陈君静表示,今年是宁大科院建校25周年,也是迁建慈溪办学5周年,五年来,学校以“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扎根地方,积极探索实践“双轮驱动”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主动融入慈溪地方发展的方方面面。展望未来,他强调,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慈溪的合作,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将更加注重发挥高校优势,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下功夫,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助力慈溪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骆挺主持活动

image.png

邵世军,姚松林为“慈商研究中心”揭牌

image.png

王廷为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

颁发聘书


学术交流

image.png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况达副教授

作“千年‘慈商’”之历史考证与精神赓续”主题报告

image.png

陈寿灿作“浙商与慈商”主题报告

image.png

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执行院长,浙商研究院副院长徐越倩

作“慈商与慈善”主题报告

image.png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任婧博士

作“互补型政企合作——慈溪市T企业政企关系模式研究”主题报告


image.png

宁波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彭新敏

作“慈商精神与单项冠军企业成长——慈星案例探索”主题报告


image.png

发言结束后,傅晓进行点评,并指出慈商研究未来可深入的具体领域。他认为,进行慈商研究,首先要了解基于浙学传统生发出的“守正创新”、“内求外应”、“义利并重”、“文商并重”的精神传统,这些是滋养慈商、甬商不断发展壮大的文化土壤,也是甬商与慈商连绵不绝的重要原因。其次,要不断梳理政府与企业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制度性经验,也要重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分析企业如何以慈善的形式来承担社会责任。最后,要开展案例研究,多从企业入手研究慈商和企业家精神,还要去读原著、跟名家、追名企,挖掘研究深度,促进资政与学术更好地结合。


本次研讨会由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慈溪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主办,宁波市红色文化研究基地、慈溪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会和慈溪市理论宣讲学院承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新时代‘浙学’与‘慈商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推动慈溪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坚实的思想保障。

本次研讨会分为一个主会场和四个专场,由与主题相关的学术研讨及社科活动等构成。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浙东学术与慈商精神孕育、慈商精神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慈商精神与慈溪高质量发展等三个研讨分会将于学校进行。


新闻多一点


2021年9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背景下,“企业家精神”被正式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仅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深度推进社会经济转型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内源”动力。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职期间,对“企业家精神”在浙江经济发展中的领航作用给予了深刻的洞察、重要的批示以及极高的评价,认为“浙商的文化基因能够一脉相承,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慈溪拥有大批商人群体,对慈溪商人群体进行深入研究,凝练慈商精神,将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